中國書法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,其釋讀性和觀賞性所達到的高度,在世界文字書寫史上唯我獨尊。然而,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,本來并沒有定論。20世紀30年代,鄭振鐸提出中國書法不是藝術,將問題擺到桌面上,遭到了當時不少文化名人的激烈反對。20世紀50年代,鄭振鐸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,再次提出:“書法根本不能算作藝術”。鄭振鐸學貫中西,又身居高位,自然成為眾矢之的。有人將此問題匯報給毛澤東主席。毛澤東主席思慮再三說:“中國多一樣藝術,比少一樣好嘛!”1958年1月10日,周恩來總理在《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》報告中正式指出:“書法是一種藝術”。至此,中國書法被宣判為藝術。20世紀80年代以來,西方文藝理論大量涌進中國,書法被西方理論藝術化。
序一
今年二月初的某晚,突然接到海南出版社一位編輯的來電,她自我介紹說,她叫朱鍇,是為一部講述、討論書法的書稿給我打電話的。她說 【明代書法家作品www.philscommercialcleaningllc.com】,這本書的書名叫《守望中國書法》,作者是貴州大學歷史系的鐘家鼎教授,她給我打電話是希望能約我為此書寫一篇序。當時我感到有點突然,就對朱編輯說,我與鐘教授素昧平生,而且我對書法也沒有研究,這篇序我寫不了。朱編輯回答說,鐘教授這本書是為書法正名的,是呼吁人們回歸書法本來意義的,希望我能看一下書稿再做決定。朱編輯這么說,我也無法拒之太甚了,于是我就說,那就把書稿先寄來,待我看一看再說。
沒過兩天.朱編蛆就桕書稿用電子郵件傳了過來。我先簡單地瀏覽了一下章節,覺得書中的一些基本觀點我深有同感,如認為:“中國書法的本質
是寫字”,“中國書法愈藝術化離書法愈遠”,“中國書法的本質不是藝術而包容‘藝術”’,以及強調“中國書法的人文精神”等等。之后,我又抽空粗粗翻閱了一遍。于是我就回答朱編輯說,為本書寫序的事可以考慮,但時間不能催得太緊。同時,也提了書稿中一些具體的技術處理問題,希望她轉達給作者在最后定稿時參考。很快,出版社把寫序的約稿信給我寄了過來。又過了半月有余,作者的最后定稿也給我發過來了,這下子再想推也推不掉了。
《論語·述而》中有一句話:“子日:志于道,據于德,依于仁,游于藝。”這說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“藝”是與“道”、“德”、“仁”、“義”等密切相關聯的。以“道”統“藝”,由“藝”臻“道”,通過“藝”來涵養心性,提升德行,體悟人生,傳承文化,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“藝”的本質規定。“書”是“六藝”(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)之一,也可稱之為“書藝”,是傳統知識分子必備的文化素養。文化是歷史的載體,而文字又是文化傳播、交流和傳承的重要載體。通過文字記錄文化、記錄歷史,因而學會寫字(“書”)也就成了知識分子基本的必修功課...............
守望中國書法
作者:鐘家鼎 瀏覽量:0 連載完成:更新中... 時間:2015-06-04中國書法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,其釋讀性和觀賞性所達到的高度,在世界文字書寫史上唯我獨尊。然而,中國書法是不是藝術,本來并沒有定論。20世紀30年代,鄭振鐸提出中國書法不是藝術,將問題擺到桌面上,遭到了當時不少文化名人的激烈反對。20世紀50年代,鄭